“我觉得深圳这次的电竞氛围,是我体验下来最好的。”8月10日晚,2025《穿越火线》手游夏季总决赛(CFML)在深圳举行,电竞选手高龙彪(念旧)对深圳的电竞氛围予以高度评价。
当时,他所在的“Q9.快手”战队刚刚以“让二追四”的方式实现逆转夺冠,比赛跌宕起伏,名场面不断,现场观众热情澎湃。
这场比赛也是2025《穿越火线》IP嘉年华暨双端夏季总决赛的组成部分。作为风靡了18年的经典游戏,《穿越火线》系列至今人气不减。随着电竞赛事持续进化与相关活动升级,电竞产业正不断拓展边界。以深圳为代表的广东城市,正紧抓这一发展机遇。
周末双赛酣畅淋漓
8月9日下午,CFPL(《穿越火线》端游联赛)S26赛季总决赛首先打响,经过三局激战,“白鲨.斗鱼”战队以3:0击败老对手“成都AG”,夺得该赛季总冠军。
纵观整场比赛,白鲨战队在前两局均以压倒优势获胜,到第三局时成都AG虽然一度以8-5领先,但白鲨随后连追五局实现反超,最终成功问鼎。
在登上领奖台的那一刻,选手任虹宇(YDSS)一度激动落泪。“我从S16开始打的第一个赛季,也打了这么多年了,然后终于能够有机会在这个舞台上拿到冠军,淋上金色的雨了,也比较激动。”他在赛后如是说。
8月10日下午的CFML夏季总决赛的过程显得更加起伏跌宕。“Q9.快手”战队在比赛中一度0:2落后于对手“KZ.斗鱼”战队,但随后Q9战队连扳四局,以4:2战胜对手,上演了“让二追四”,惊天逆转的精彩戏码,并实现该赛事三连冠。
Q9战队选手李彬(子画)获得总决赛FMVP,他在扭转局势的第五局上演“以一挑四”的名场面,不过他对此很淡定。“当时是逆风局,想为队伍打开局面,又听到观众的呐喊声,于是就做到了。”
两天激战,深圳的观众给足了呐喊与热情。李彬就表示,在现场舞台上能听到粉丝们呐喊,心里非常激动,热血澎湃。
“这次能听到很多观众的喊声,比之前都大,人也非常多。”白鲨战队选手郑琪(Xxiao)说。
本次2025《穿越火线》IP嘉年华暨双端夏季总决赛也是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馆翻新后承办的首个大型职业电竞赛事,场馆内设施全新升级,为现场观众带来了全新体验,场馆门票开售48小时即告罄,两天比赛共吸引近万名观众到场。
赛场内外氛围热烈
“线上看直播和现场看比赛感受完全不一样,现场更加紧张刺激。”一名有着10多年游戏经历的观赛观众告诉南方+记者,之所以买票,正是因为比赛在深圳就近举办。
深圳是国内对年轻人口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之一,深圳去年常住人口新增19.94万,高居全国首位,这座城市15-59岁人口占比接近80%,平均年龄仅32.5岁。庞大的年轻群体是游戏与电竞的核心参与者,成为深圳发展电竞产业的天然优势。
这次的《穿越火线》赛事也印证了这一点。
“兄弟们明天先到先得!”在CFML比赛前一晚,KZ战队选手“天意”在微博展示了提前备好的战队礼包。而在比赛开始前,大量游戏爱好者、战队粉丝早早地来到场馆打卡领取应援物品。
在赛场之外同样精彩。
在赛事前夕,无人机组成的表演方阵穿梭在深圳湾的夜空,描绘出一幅幅代表《穿越火线》的人物和符号。
而位于深圳南山万象天地的“CF学院”主题展带来高科技产品互动、主题Coser互动和福利抽奖,落地万象天地的《穿越火线》时光博物馆还展出了经典角色手稿与冠军战队队服,玩家通过怀旧地图挑战即可解锁限定道具。
“我觉得深圳是一个对电竞赛事比较友好的城市。”白鲨战队教练周彧(ximo)说,从赛前宣传到场馆布置,他认为,这是自己打过(带队过)的所有线下比赛中,办得最好的一次。
接住产业“泼天流量”
早在2023年,深圳就提出打造引领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国际电竞之都”,围绕电竞游戏内容、领军企业俱乐部、高水平赛事及场馆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规划。
最近几年,深圳电竞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影响力持续提升。
公开数据显示,去年深圳游戏产业整体收入突破1000亿元,占全国游戏产业总营收的50%以上,电竞产业收入占全国电竞市场超40%。
深圳不仅承办多项大型电竞赛事,也在孵化强力电竞战队,如创梦天地旗下MMR战队即在首届电竞世界杯中斩获《卡拉彼丘》项目冠军。
深厚的实力与氛围,源于深圳乃至广东庞大的电竞产业链和游戏产业带。仅深圳一地,便汇聚了腾讯、创梦天地、库洛游戏等行业巨头,游戏企业超过4000家。华为、腾讯等企业在云计算、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优势,也为游戏开发和运营提供了强力支撑。
《2024年全球电竞运动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深圳位列全球电竞城市影响力十强第八位,在国内城市中紧随上海、北京之后。
该报告亦指出,未来电竞赛事与城市发展的深度绑定不仅将提升城市软实力,还将成为全球电竞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关键,依托于赛事主办经验、文化适配能力和版权方的平台优势,中国城市正在成为全球电竞生态体系中不可忽视的节点。
如何持续抓住电竞产业的发展红利?政策基石已然铺就。
作为今年广东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的组成部分,《关于推动广东电子竞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将广州和深圳打造为广东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电竞产业“双引擎”,力争实现2030年广州、深圳进入全球电竞行业最具影响力城市行列的发展目标。
■记者手记
电竞无需刻意“破圈”,洞察年轻人才是钥匙
“哥,你这个徽章是从哪儿领的?”在场内看比赛时,旁边的观众看到我刚刚从环廊打卡处领取的一枚《穿越火线》嘉年华徽章,好奇地问我,于是我顺手把这枚徽章送给了他。他连声道谢,兴奋地将徽章仔细收好。
一枚小小的徽章,背后是关注电竞赛事的年轻观众们,独特的交流方式和社群认同。
这次现场观赛,“年轻”是最强烈的冲击。环顾四周,一张张面庞透着青涩,多是尚在校园或初入职场的模样。
与传统体育赛事类似,现场感受电竞赛事与线上观看电竞直播截然不同。精彩“绝杀”能掀起欢呼浪潮,关键失误会引来全场扼腕叹息。这种可触可感、情绪共振的氛围,正是现场的魅力所在。它也强烈提醒我们,支撑起这份魅力的,是这个活力四射的年轻群体及其文化。
其实,像Ti(DOTA2国际邀请赛)、LPL(英雄联盟职业联赛),IG、EDG等战队,以及知名选手、主持、解说,也是微博热搜等榜单的常客。
这意味着围绕电竞产生的文化话题热度,早已穿透固有的“游戏圈”,形成了显著的公众影响力。 所谓“小众”更多是一种刻板印象,信息茧房导致的群体间注意力分化,才造成了部分人群未能及时看清年轻人的这种主流关注。
现在,以电竞产业为代表的ACGN领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广东也出台一些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助力电竞等事业的发展。坐拥游戏研发巨头、潮玩制造基地的广东,已经蓄势待发。
当然,政策托底只是地基,真正决定产业生命力和未来发展高度的,还是人——也就是关注电竞事业的年轻玩家和观众。电竞或许早已“出圈”,但它的根基和未来发展方向,要从年轻人身上寻找答案。他们在想什么?玩什么?为什么着迷?每一次欢呼和排队打卡,藏着怎样的密码?持续深入、真诚地洞察这群年轻人,才是开启巨大产业机遇的真正钥匙。
采写:南方+记者 葛政涵 周妤洁
摄影:南方+记者 王俊涛
剪辑:南方+记者 周鑫宇
设计:吴颖岚 谭唯
配资炒股平台,股票配资门户app下载,怎么办理股票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